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08号建议答复的函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席永春委员:

您提出的《陶锂融合 助推宜春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宜春市抢抓“双碳”风口机遇,瞄准头部企业高效招引,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搭建平台、技术创新、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导”的含锂瓷土资源尾砂尾泥锂渣综合利用模式。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早在2021年8月,市委书记于秀明同志专题调研含锂瓷土矿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时,就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开采、协调发展、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提出在抓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环保等工作要一体推进、同步部署。市长严允同志多次要求有关单位积极推进,力争尾砂尾泥锂渣处理工作取得更多成果。市分管负责同志迅速牵头成立尾砂尾泥锂渣消纳处理专项协调小组,统筹推进综合利用工作。2021年8月以来,市级层面召开尾砂锂渣综合利用座谈会、协调会多达16次。2022年6月,制定出台《宜春市含锂瓷土矿尾砂尾泥锂渣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搭建科研平台、鼓励技术研究、制定行业标准、支持项目建设、促进产销对接、强化推广应用、提高锂渣筑路应用、控制矿产开发、加强监督管理、实施消纳收储管理等十项具体措施,这是全省第一个针对含锂瓷土矿尾砂尾泥锂渣综合利用的指导性文件。

二是加强创新引领。2022年6月、8月,我市分别与江西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与省建材集团签约共建锂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心和锂渣固废资源化利用科研产业化基地项目,加快推进矿山采选冶和尾矿锂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围绕首位产业开展“揭榜挂帅”,宜春天卓“锂云母锂渣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列为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永兴特钢“锂渣粉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列为市级揭榜挂帅项目。市公路事业中心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组建研发团队,攻关锂渣直接替代土方进行路基填筑和大掺量运用于路面基层的应用技术,并于2022年8月开展了试验路段铺筑,试验检测数据良好,锂渣大掺量应用于路基填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牵头编制的《道路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已通过立项评估,预计今年8月可对外发布。联合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编制的《锂渣在水泥、混凝土等建材行业应用技术规范》已经批准对外发布,锂渣可在全省水泥、混凝土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预计每年可消纳900万吨。九岭锂业通过技术攻关,成功掌握长石与石英分离技术,分离出的石英可用于生产光伏玻璃,高纯长石较之前的长石粉,品质有很大提升,可生产超白陶瓷,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正在推进产业化。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发展综合利用项目,取得较好成效。例如,宜春天卓利用锂渣制备新型墙体建材,年消纳锂渣15万吨;与武汉三源特种材料公司合作,以锂渣为原料生产泡沫建材、锂渣改性微粉等产品,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消纳锂渣70万吨。永兴特钢引进源喆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锂渣、粉煤灰等制备水泥掺合料,每年可消纳锂渣140万吨。九岭锂业建设的年处理150万吨长石粉项目已立项,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可投产见效,江西九岭港年处理1800万吨长石粉综合利用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下半年可开工建设。

四是探索陶锂融合。本土企业依靠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摸索,成功实现利用陶瓷企业优势转型锂渣二次提锂、锂云母熟料焙烧、碳酸锂制备产业化落地,实现变废为宝、吃干榨净。目前宜春市陶瓷企业已转型(或拟转型)涉锂产业的有32家47条生产线(高安25家40条线、上高7家7条线),其中已投产的12家,在建13家,未开工筹建7家。2022年11月,市委常委、副市长龚法生同志专门带队赴高安、万载等地开展锂渣二次提锂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陶瓷企业转产锂渣(锂云母)焙烧持肯定态度,但要求生产企业依法依规组织生产,要落实安全环保“三同时”要求,出台具体举措。2023年3月,省工信厅调研组专程到高安调研陶瓷企业转产涉锂情况,实地走访技改生产线,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高安陶瓷转产涉锂企业的数量、产能、审批程序等情况以及二次提锂的技术应用、转型效益。调研组表示,企业不懈努力探索出锂渣固废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并落地生效,开拓创新精神和做法值得肯定,并形成专题报告,向省政府客观、真实的反映高安陶瓷企业转产涉锂有关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加强业务指导和帮扶,指导陶瓷转产企业在原材料使用、固体废物管理、环保设施改造等方面符合监管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建设和生产。

五是落实政策支持。市发改委争取省发改委对我市锂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锂渣处理)研究和推广应用予以支持,拟对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宜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锂矿渣在道路路基中的利用示范工程2个项目予以支持;推荐江西鼎盛新材的微晶玻璃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助力尾砂消纳技术研发及应用;积极协调尾砂锂渣综合利用项目能耗要素资源配置。市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协调土地指标,满足尾砂锂渣综合利用项目用地合理需求。市税务局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尾砂锂渣综合利用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70%的政策,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

1.消纳能力不足。随着我市碳酸锂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尾砂、尾泥、锂渣消纳处理面临较大挑战。尾砂目前主要应用于陶瓷行业,以当前宜春及省内消纳能力来看,资源化综合利用将面临较大压力,亟需找到其他有效的处理途径。尽管《锂渣在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程》已对外发布,《道路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也已通过立项评估,正在抓紧编制,但标准的宣贯,以及推动锂渣在省内水泥、预拌混凝土行业、道路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2.要素保障受限。根据《宜春市含锂瓷土矿尾砂尾泥锂渣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宜丰、奉新、万载、高安、袁州等地要有序规划建设规模相当的锂渣消纳场,对企业确实无法处理的锂渣实行统一消纳收储,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发利用。目前有关地方都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但受土地指标、林地指标等要素制约,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3.项目论证不充分。陶瓷企业技改升级转型锂云母熟料焙烧和二次提锂,还属新业态、新情况,超前谋划、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做得不够,环境容量、要素保障、基础设施等承载力没有全面论证和严格测算,导致资本和企业扎堆,项目同质化和单一化,加之前期因为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受产业发展“风口”利益催动,一哄而上,盲目跟风,项目落地手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环保措施也没有跟上,影响企业建设和生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做好尾砂尾泥锂渣资源化利用工作,综合运用政策、科技、市场等手段整合资源、统筹开发,全面提升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支持陶锂融合,助推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攻关。加快推动宜春江理锂电产业研究院和锂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心建设,对尾砂提硅、尾泥提锂云母和锂渣制备水泥、混凝土掺合料以及锂渣和尾砂制备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等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拓展资源利用应用途径。强化政院、企院科技合作,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大力支持锂电企业与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合作,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尾砂尾泥锂渣规模化、资源化利用提供全新方案。

二是强化推广应用。推动锂渣在水泥、混凝土等领域应用省级地方标准的宣贯及实际应用。加快推动锂渣在道路工程领域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出台,为锂渣在建材、道路工程应用等领域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依据。推动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政策,以装配式建筑为突破口,实现尾砂大规模利用。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探索研究通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环保产品认定、减免税、试点示范等手段,在政府绿色采购、绿色生活创建、绿色建筑、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相关综合利用产品的应用推广,推动形成安全、可靠、环保、耐用的应用氛围。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建立跨区域多部门联动机制,制定铁水联运方案,将尾砂供应到长三角、珠三角等陶瓷产区,确保运得出成本低,进一步拓宽尾砂综合利用渠道。

四是做好统筹规范。建立健全涉锂项目联审联批及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完善细化新增涉锂项目审批要求,科学合理审批新增涉锂生产项目,既不一拥而上,也杜绝“一刀切”。明确陶瓷企业转型涉锂产业的规范要求,统筹保障转型陶企落户所需环境容量、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资源。同时针对前期手续不健全的转产涉锂陶企,推动“一企一策”整改提升,以“清单化、责任化、节点化”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停产整改涉锂企业及时销号恢复生产和建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