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宜春市新闻发布会 / 新闻发布会

“宜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铜鼓专场)

时间: 2022-10-14 16:00 来源: 宜春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字号:


李勇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全党全国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鼓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勠力同心建设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的生动实践。首先,我代表铜鼓县委、县政府,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铜鼓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铜鼓牢记嘱托、担当实干、感恩奋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和党中央号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弘扬秋收起义领革命之先的精神气概,在大战大考中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交出了一份非同寻常、令人振奋的优异答卷,书写了这片红土圣地的崭新篇章。今天的铜鼓,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人心思进、人心思变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上向好,正在省委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宜春奋力打造“六个强市”的征程中,努力贡献铜鼓的智慧和力量。

这十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的重要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笋(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推动文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冷链物流园建设顺利推进,获评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十年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9%;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3家,是2012年的2.2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6亿元,是2012年1.89倍。做实以林下经济为主的有机农业,重点发展黄精、竹笋、茶叶三大富硒产业,其中黄精种植面积达5万亩,全县已完成基地有机认证面积63万亩,认证品种56个,有机农业产值超7.56亿元。“铜鼓黄精”“铜鼓宁红”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评中国黄精之乡、中国茶叶百强县。圆满承办全省、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入选“中国度假休闲旅游发展示范案例”,秋收起义纪念地、汤里、天柱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诗画公益、云上坪田等一批乡村旅游竞相发展,“长寿铜鼓、康养胜地”品牌不断唱响。

这十年,我们立足改革“第一动力”,开放创新活力迸发。坚定不移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生态文明、营商环境、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启动森林碳汇开发,上线全省首个县级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18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罗湾老屋案例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大力实施高水平开放,突出专精特新,持续打响产业招商升级战,成功引进冷链物流、厚德模具、尚朋电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178个,2021年,全县出口9565.4万美元,是2012年的7.12倍,年均增长24.38%;全县实际利用外资3299万美元,是2012年的2.64倍,年均增长11.39%。

这十年,我们擦亮生态“第一名片”,城乡颜值大幅跃升。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攻坚战,统筹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路(街)长制,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8.04%,居全省之首,连续多年,水质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县PM2.5浓度年均值、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排名全市第一。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铜鼓样板”呈现新气象。积极创建文明城、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十年来,全县城镇化率由42.6%提高到55.56%,中心城市建成面积由5.1平方公里扩大到6.74平方公里,合理配备文体、教育、医疗、养老、公厕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3所、医院5个、农贸市场2个、公共厕所30个、山体公园(小游园)8座、湿地公园1个,城市道路新建、改造项目17个,新建城区停车场16个,新增公交站台56个。如今的铜鼓城乡,“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所到之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山水画卷。

这十年,我们践行民生“第一宗旨”,百姓福祉持续增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民生项目建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3431户10434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9732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11804元提高到2021年31505元,年均增长11.53%。教育事业蒸蒸日上,2022年铜鼓中学徐皛玥勇夺全省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教育高质量发展考评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铜鼓教育自信不断增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新建县医院医技大楼等项目7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2021年全县实床位658张,是2012年的1.95倍。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批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部建成。浩吉铁路、昌铜高速、铜万高速、花山隧道建成通车,铜棋公路等县乡道路全面升级改造,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一网五管家”为依托,创新做实“网格+红管家”新模式,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推进平安铜鼓、法治铜鼓建设,扎实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排名全省13,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这十年,我们扛牢党建“第一职责”,管党治党严实紧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持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扎实做好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管理监督试点工作。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严把创先评优、人事调整“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回复”关,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导向。大力倡导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用好“13710”督查督办数字工作平台,让闭环管理见到实效。以勤廉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扎实开展政治谈话、巡察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五治”行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奋斗历程波澜壮阔,发展成就鼓舞人心。我们深刻感受到:红土地上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强领导、倾情关怀,得益于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14万老区人民精诚团结、群策群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勠力同心建设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奋力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江西日报社记者铜鼓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红色是铜鼓的鲜明底色、响亮名片,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此领导和指挥秋收起义,点燃了铜鼓共产党人永不熄灭的信仰信念,孕育了丰富厚重的红色基因。请问,铜鼓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上,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胜势?

李勇军: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对铜鼓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铜鼓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贯穿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领域、各环节。为此,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以红色名村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产业新路径,以毛泽东化险地、秋收起义纪念馆、燈星台和全县7个红色名村为重点,串联坪田村知青驿站、大塅水库精神红色研学馆等,打造精品红色研学路线。大力发展研学产业,将当地红色资源、乡村绿色资源、客家古色资源评估确权入股铜学公司,按比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投入资金修缮一批红色旧址、保护一批革命文物。开展乡村干部轮训、举办红色讲解员培训班等,培养锻造一支乡村振兴主力军。

二是以红色管家引领社会治理。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力打造“网格+红管家”模式,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资源,将235个网格优化为66个,实现一网统管。以深化“党建引领,民呼我应”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双联双服务”,构建“县级、乡镇、社区、网格、单元、楼栋”六级治理体系。选准用好“一网五管家”,即着力选好“全能管家”、下派“联络管家”、配强“单元管家”、组建“帮办管家”、聘请“监督管家”,做到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功能齐全、门类多样的红色驿站。

三是以红色教育引领铸魂塑形。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推动组建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联盟,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打造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重要支撑点。创新国内首套秋收起义主题情境模拟沙盘课程,经常性举办红色运动会,让广大干部在互动式参与、沉浸式体验中“补钙”“壮骨”。推动科级干部培训班、青干班等到浏阳市委党校异地办学,走出去取经、请进来辅导,同步安排学员到毛泽东化险地、秋收起义纪念馆开展党性锻炼现场教学。集中选派一批干部到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文体旅游等“六个一线”历练,切实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香港商报记者:江西天柱峰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见亮先生向记者介绍,“他到过全国很多地方,铜鼓速度最让他惊喜,铜鼓服务最让他安心。他们公司是去年刚成立的,铜鼓不但为他们落户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服务,而且仅用半天时间就帮他完成了所有开办业务,今年又指导他们顺利入规入统”。类似这种企业家为铜鼓营商环境点赞的事例,平时也有耳闻,请问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李勇军:这个问题请熊小亮同志回答。

熊小亮:感谢XXX记者朋友的提问。“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近年来,铜鼓县以“打造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为目标,奋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围绕政企沟通“零距离”、群众办事“零阻力”、政策落实“零时差”、破坏环境“零容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铜心办”营商环境品牌。我县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在省、市排名前列。

一是实实在在减负担。我们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面精准落实国家和省、市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并在落实中最大限度优化流程、压缩时限、降低成本,推动政策红利第一时间从“纸面”落到“地面”。十年来,全县累计为企业降低融资、税费等综合成本近6亿元。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降本增效36条、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41条、稳经济保增长48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完善了“线上一网、线下一窗”的政策快速兑现体系,推动惠企纾困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基层、直达市场主体。今年以来,全县共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2.3亿元,比去年增长260%,惠及全县90%的市场主体。

二是用心用情优服务。我们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我们推出了“免申即享”“企业安静生产日”“企业刻章、邮寄、复印等6个环节免费”等一系列暖企措施。扎实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切实做到“企有所呼、政有所应”。完善县、乡、村三级“小赣事”帮代办工作机制,通过全部认领、专人对接、跟踪服务,真正做到市场主体“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今年1-9月,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2300多户,市场主体总量达2.6万户,企业在铜鼓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三是创新创特提效率。全面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运用大数据手段,在全省第一个建立了可量化、可分析、可比较的县级“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对营商环境实行“在线监测、在线预警、在线评价”,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提升。建立了“营商环境指标监督群”,聘请我县所有规上企业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为“营商环境监督员”,对监督员反馈的意见建议,由县营商办及时交办、限期办结,实现“提问、转办、反馈”闭环管理。创新推出了“营商专员一对多精准帮扶街边小店”工作机制,从全县各个县直单位选派318名干部结对帮扶1758家县城街边小店,做到全覆盖,帮助“小店经济”复苏发展。铜鼓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三省群众往来密切,根据群众需要,我们联合湘鄂赣3省21县开展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住房公积金、医疗、教育、就业、民政等100项民生事项实现了三省“全程网办”,为企业群众架起了异地办事、高效协同的“连心桥”。

改善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锚定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目标,努力做到“铜鼓办事不用求人、铜鼓办事依法依规、铜鼓办事便捷高效、铜鼓办事暖心爽心”,不断扩大“铜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在铜鼓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经济晚报社记者:绿色生态是铜鼓最大的优势和财富,从刚才李书记主旨发布中了解到,铜鼓连续多年,水质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县PM2.5浓度年均值、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排名全市第一。请问,铜鼓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上,是如何做的?

李勇军: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铜鼓县以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目前该项工作进入核查阶段。

一是坚定不移践行“生态立县”理念。早在上世纪末,铜鼓人民就一改“靠山吃山”的历史,痛下决心封山育林。1991年,县委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得到历届班子坚守秉承,2021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将这一战略丰富提升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依法治县”。30多年来,全县上下矢志不渝践初心,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干部群众的血脉骨髓。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攻坚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恪守“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二是坚定不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我们从改革创新入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拓宽“两山”双向转化路径。一是着力提升“绿色总量”。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来量化生态家底,对土地、森林、宅基地等各类生态资产的确权,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产权的流转,分别给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权属标签”“资产标签”等,加速全县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2020年度全县GEP达364.5亿元,是当年GDP的6.4倍,居全省前列。二是着力提高“创新增量”。紧紧抓住“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政策机遇,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释放“生态红利”,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比如,以推进碳中和试点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启动森林碳汇开发,争创“碳中和先行区”。三是着力提质“幸福均量”。对标国家“两山”基地建设规程“3方面8大类20项指标”,以创建文明城为抓手,同步创建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是着力管控“风险变量”。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护绿提质行动”,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

三是坚定不移抓实生态产业发展。以生态+大健康产业为发展方向,系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笋(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文农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如今,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引进生物医药EPCM、薪太软、箩趣科技、乡村振兴+元宇宙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冷链物流园建设顺利推进,铜鼓获评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深挖绿色和红色资源富矿,推进文化、康养、体育、研学、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县有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天柱峰景区、秋收起义纪念地3家国家4A级景区,尖尾峡森林探险漂流、七星岭滑雪场2家国家3A级景区,坪田、浒村、永丰3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做实以林下经济为主的有机农业,重点发展黄精、竹笋、茶叶三大富硒产业,其中黄精种植面积达5万亩,“铜鼓黄精”“铜鼓宁红”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功承办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县已完成基地有机认证面积63万亩,认证品种56个,有机农业产值超7.5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最大限度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坚决把生态蓝图绘到底,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为宜春奋力打造“绿色生态强市”、全力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贡献更多“铜鼓智慧”“铜鼓经验”。

回答完毕,谢谢!

大江网记者:近年来,一首《我到铜鼓来寻你》红遍全网,道出了铜鼓风景如画。另外,听说铜鼓县成功创建为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得到了省、市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说明铜鼓的文旅产业发展非常好,请问铜鼓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勇军:这个问题请熊小亮同志回答。

熊小亮:感谢XXX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大家一样,我也非常喜欢《我到铜鼓来寻你》这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特别是那句“我到铜鼓来寻你,寻你深藏千年的美丽”,道出了铜鼓满满的诗情画意、浓郁的客家风情。铜鼓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汤里景区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柱峰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地域谋划。我们以打造赣西精美山城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文旅兴县”发展战略,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实行“多规合一”,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秋收起义为代表的“红色研学游”,以汤里温泉为代表的“绿色康养游”,以客家民俗为代表的“特色风情游”等三大品牌,打造了“春踏青赏花、夏漂流避暑、秋摘果登山、冬泡泉滑雪”为主题的“四季”旅游项目,实现了时时可游、人人爱游、处处畅游。

二是全要素推进。我们主动把握旅游市场新变化,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加速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十年来,我们先后建设了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天柱峰景区、七星岭滑雪场、太阳岭康养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带动了尖尾峡漂流、成缘谷、东浒大冰洞等乡村旅游点联动发展。同时,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持续丰富户外露营、夜市小吃、网红一条街等“夜间经济”,开发了“铜鼓特产”“铜鼓味道”“铜鼓礼物”等一系列旅游产品。铜鼓,没有海味,却有山珍。在铜鼓,可以吃到品质最优的黄精;在铜鼓,可以品到富硒的羊肚菌、竹荪;在铜鼓,可以喝到海拔1700多米的宁红古茶。

三是全方位推介。十年来,我们累计投入4500余万元,瞄准长沙、南昌、武汉、宜春等周边城市和主要游客群体,打好旅游宣传营销组合拳,举办了“铜鼓美如画 清凉爽一夏”宣传推介活动,并在机场、地铁、公交、出租车上投放旅游宣传广告。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要求,成功举办了央视大型综艺节目《喜上加喜》、迎冬奥·嘉游赣首届冰雪嘉年华、“跑遍中国·跑进铜鼓”线上马拉松等大型文旅活动,持续唱响“长寿之乡、康养胜地”的文旅品牌。目前,我们正在谋划将铜鼓打造成为“江西冬季旅游首选地”,诚挚邀请大家来美丽铜鼓,白天在“南方雪村”七星岭体验高山户外滑雪的刺激,晚上在“世外桃源”汤里享受天然富硒温泉的惬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新闻记者:从刚才李勇军书记的主旨发布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铜鼓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精准发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请问,铜鼓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做法?

李勇军:这个问题请熊小亮同志回答。

熊小亮:感谢XXX记者朋友的提问。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每一个铜鼓老百姓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教文卫、道路交通等民生方面支出120多亿元,占财政支出70%以上,年均增长超过10%。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2021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比2012年下降了25%。同时,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优化论证,2020年以来共取消不合理、不必要投资项目17个,节省投资4.2亿元,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努力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民生保障的刀刃上。

二是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我们坚决采取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的方式,使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到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定、监督、评价等诸多环节上来,做到民生实事项目群众“说了算”。十年来,全县共实施各类民生实事项目100余个,解决了一大批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群众热切关注的急事难事揪心事。畅通民意诉求,通过“12345”政府热线、“五型”政府监督员等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是潜心打基础利长远。我们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坚持着眼长远,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铜鼓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十年来,昌铜高速、铜万高速建成通车,湖北通城至铜鼓高速正在加快推进,铜鼓交通区位优势逐渐显现;花山隧道竣工,有效解决了“西河片”4万群众出行难问题;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3所,铜鼓中学、铜鼓中专异地新建正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大校额全面消除;开工建设了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智慧医疗”加快推进,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温泉小区等6个棚改安置点全部建成,3300多户群众圆了“安居梦”。同时,“一河两岸”、温泉大道等重大民生项目即将完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