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福利救助>社会福利政策及解读

《江西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省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保障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编制和实施《江西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引领保障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履行新时代民政职责、建设新时代江西大爱民政、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规划目标】

《规划》提出了“1326”愿景目标。

“1”即1项愿景提出到2035年要加快建设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江西民政法规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全面形成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精准高效协同、兼顾韧性和温度的江西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3”即3方面目标围绕履行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新时代民政职责,从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基本社会服务提质扩面3个方面,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目标。

“26”即26项主要发展指标聚焦关键环节和瓶颈性问题,提出了系列既对标国家规划,又体现江西特色;既切实可行,又体现“跳起来摘桃子”奋斗姿态的主要发展指标,这些指标内容全面覆盖民政工作所有业务领域,确保3个方面发展目标均有量化指标支撑。80%指标属于体现质量效益的结构性指标,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等指标都设定为全省以县域为单位的最低值,而不是全省平均值,更充分地体现保基本、兜底线,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等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做到适度前瞻、可操作、能落地,解决了事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在26个主要指标中,支撑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的主要指标有14个,分别是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预期性);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不低于75%;城市特困人员和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农村特困全自理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 1.3 倍;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标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特困半失能人员照料护理标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20%;特困全自理人员照料护理标准不低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设区市儿童福利机构独立设置率达到100%;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社工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设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设区市达到11个;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查明身份信息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到100%;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数达到0.6 万个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的主要指标有5个,分别是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大于30平方米;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达到4.2万人;示范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达到50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的覆盖达到80%。支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面的主要指标有7个,分别是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60%;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5%;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县级城乡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实施率达到100%。

【重点任务】

《规划》围绕实现“1326”愿景目标,解决制约“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聚焦“四全四新”和《规划》实施保障,分5章29节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的91项主要任务,设置了11个重大工程项目和任务专栏。

一是聚焦全力兜牢民政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在促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中作出新贡献将民政基本民生保障摆在首要位置,旨在突出基本民生保障在“构建促进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中发挥坚实兜底保障作用,围绕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目标,锚定落实14项主要发展指标,分5节部署推进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16项主要任务;设置4个重大工程和任务专栏部署推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等8项工程及任务,不断增强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聚焦全周期构建民政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提升省域治理效能中释放新活力。将民政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围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目标,锚定落实5项主要发展指标,分7节部署推进完善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22项主要任务;设置1个重大工程和任务专栏部署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提质增效等3项工程及任务,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聚焦全要素完善民政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新作为。将民政基本社会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围绕实现基本社会服务提质扩面目标,锚定落实3项主要指标,分6节部署推进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等22项主要任务;设置4个重大工程和任务专栏部署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提升等8个工程及任务,推动基本社会服务精准化、高质量发展。

四是聚焦全方位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在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体现新质效。围绕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锚定落实4项主要指标,分5节专章部署推进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18项主要任务;设置1个重大工程和任务专栏部署推进兜底性照护服务保障等8个工程及任务,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五是聚焦《规划》实施保障,确保形成完整全面的落实闭环。围绕保障3大目标、26项主要指标和“四全四新”主要任务落实落地,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出发,分6节提出6大保障措施部署推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等13项主要任务;设置1个重大工程和任务专栏部署推进民政素质人才提升工程,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特色亮点】

  《规划》坚持“六个一”坚持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这一主线,坚持推动江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这一工作理念,坚持“五型、六化、九感、两最、一实现”这一工作抓手,坚持锚定“全面形成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精准高效协同、兼顾韧性和温度的江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这一愿景,聚焦“五个三”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三个重点聚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三项职责聚焦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三方作用,聚焦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相结合,聚焦指标、任务、工程三项内容衔接融合,突出“两个四”,即突出对象、内容、标准、方式四个方面拓展提升,突出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四个民政工作特性,描绘未来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一是突出政治性,始终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规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政工作地位作用、基本职责、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和使命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三定方案”,不折不扣地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转化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的一个个具体指标、一系列政策安排、一项项重大工程,确保我省民政事业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指引下前进。紧紧围绕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部署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完善党领导社会组织制度、完善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健全党委领导的社会工作推进机制等系列举措,确保全省民政系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重大战略,细化实化了关于民政工作的政策安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重大部署有关民政要求在江西落实落地、早见成效。

二是突出群众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站稳人民立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传递了党和政府爱民之情、惠民之政、利民之举。在主要指标设置上围绕确保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共享共同富裕成果,设置了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分类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等14个主要指标,占主要指标总数的53.8%;其他12个主要指标则涉及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均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息息相关。在重点任务安排上围绕满足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民生领域从四个方面着力补短板锻长板;着力扩大对象范围从“补缺型”为主逐步转向“补缺”基础上的适度普惠,比如,在完善“一老一小”兜底保障服务的基础上,推动发展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着力拓展工作内容,比如,推动社会救助服务供给从以物质为主转向“物质+服务”模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服务,推动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服务由机构向社区拓展;着力提升保障水平,比如,推动完善社会救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等保障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保障“硬”水平,推动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公益慈善资源联动作用,强化保障“软”实力;着力转变服务方式比如,推进民政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更多民政服务事项“掌上办理”“跨省通办”“就近可办”,推动群众“身后一件事”“困难儿童保障”“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联办,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突出时代性,始终坚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找准民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三个领域奋力推进新时代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围绕兜底线可持续,突出提标扩面,推动完善针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各类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面向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发挥相关民政工作对调节困难群众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畅通生产消费互动循环的独特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围绕强能力健体系,突出培育创新,推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扩大内需和应对外部冲击等方面积极作用,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提高行政区划设置水平、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围绕增福祉拓内容,突出提质增效,推动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社区服务、地名服务,扩大民政领域服务业规模,助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循环质量。

四是突出协同性,始终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规划》站位全局,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政策落实的堵点、发展滞后的难点,统筹谋划、系统安排改革创新政策举措,形成“一盘棋”,助推“江西号”巨轮行稳致远。规划衔接层面,在全面对标对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推动实现与有关省专项规划协调衔接;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和对基层民政部门的指导,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民政“十四五”规划实现统一衔接,助力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省规划体系。法规制度层面,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志愿服务、区划地名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制定或修订,构建完备的民政法律规范体系;重点加强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和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标准研制;加强制度政策间有效衔接,推动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无缝衔接,寻求困难群众帮扶的“最大公约数”。要素保障层面,围绕加强资金保障,完善转移支付分配管理,优化彩票公益金分配使用,拓展民政事业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围绕加强规划用地用房保障,加强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救助管理、精神卫生福利等服务设施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推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新增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利用非民政用途存量场所、土地和房屋等改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干部培养工作,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健全专业人才的职称评定制度,大力培育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民政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来源:“江西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