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公开>人大建议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3号建议答复的函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宜科建字〔2023〕2号

〔A1类〕

〔同意对外公开〕

楼国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激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技术研发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1+3+N”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建立健全政策体系。2022年,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研创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最有限的资源激发最大的创新发展效能,市科技局牵头制定了《宜春市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宜府办发〔2022〕31号),《政策措施》对研发投入、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均有具体奖补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了项目扶持力度,单个项目最高可达200万元。我市高校也积极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开展创新赋能,组织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如:宜春学院专门制定了《宜春学院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科技特派员派驻期间保留原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不变,调资、晋升和原单位在职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横向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现正大力推进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研究,联合攻关技术难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2021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为1.72%,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43.61%,超过全省比重3.11个百分点。

2.积极建设创新平台。我市将创新平台建设列为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开展了创新平台倍增战。一是重点打造省级创新平台。为发挥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市科技局围绕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争取省科技厅支持在我市布局建设宜春锂电新能源科创城,并列入省“十四五”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去年争取4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入围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全省第一;组织100余家企业加入全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我市江西赣运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江西省商贸物流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二是培育市级创新平台梯队。我市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和规范,出台《宜春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在锂电新能源新兴产业和建材家具、生物医药、农业和食品等传统产业新组建了26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搭建平台支持传统产业发展。宜春学院与江西国轩联合组建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产业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也将在三年时间内打造“一锂一老一小”3个技术技能创研中心(锂电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创研中心、康养技术及产品创研中心、婴幼儿教育及产品创研中心)。三是广泛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我市先后与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哈工大等30余所大院大所建立合作。目前,正在推动哈工大在宜春设立哈工大江西技术转移分中心。丰城市为借助高校科技资源提升循环经济产业,与南昌大学共建南昌大学循环经济产业丰城研究院,目前已建立了富硒食品与智慧农业研究基地、循环经济产业丰城研究院创新研究中心两个科研、科技创新平台,已经有多项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团队入驻,有力推动校、地、政、企联合和产教研融合。

3.加强培养科技人才。市科技局一是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坚持“柔性引进”与“全职引进”相结合,大力推进国家级人才与我市各创新领军企业开展合作,2022年,我市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110项,列全省首位。二是深化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面向中科院系统及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及南昌大学、宜春学院、宜春职院等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选派第三批2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组成7个特派团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累计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496人次,既支持了新能源、先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有力服务了医药大健康、绿色食品(富硒)、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近三年,宜春学院共派出21名省科技特派员,139名市科技特派员参与企业科技攻关、项目研发等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26人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39人进行了98次报道。

4.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科技局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深入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大力开展技术对接交易活动,努力推介我市优秀成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自2021年实施以来,已发榜24个,撬动研发投入1.7亿元。二是搭建重大科技交流合作平台。2022年举办了国家级大院大所新能源(锂电)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宜春活动暨2022宜春新能源(锂电)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5位院士、27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1位专家出席活动,征集技术需求101个,推动研发投入金额达10.8亿元。三是大力推进成果登记和技术交易登记。2022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95项,完成网上技术合同登记金额81.8亿元。四是加大科技奖励推荐申报力度。2022年我市科技奖励再获丰收,发布的省科技奖励名单,我市10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和质量延续前两年佳绩。

5.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市科技局一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推动“科贷通”化解企业资金紧张难题,截至2022年底,累计放贷18.78亿元,惠及企业307家,放贷总量保持全省第一。二是组建全省首家宜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打造科技型企业创新交流服务平台,紧密了政府、协会与企业间的鱼水关系,赢得了企业的一致赞誉。

2023年5月16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