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端午节没给你送油和米,改为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你没意见吧?” “感谢你们,去年送了今年又送,大家都说送‘农保’更‘长情’,送的东西吃了就没有了,送的‘农保’都存到我们的养老金账户,满了60岁就可以按月领钱,一直领到老,保障更大了。”近日,万载县潭埠镇塅源村第二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发放仪式上,脱贫户郭何庚满脸笑容地说道。
社保中心干部走访慰问送“农保”这一做法源于去年中秋节前走访,当时大家都在发愁买什么好,阳华提出想结合集体补助(社会资助)政策,给帮扶对象缴纳一份养老保险,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年三节的走访,给钱觉得不用心,给物不一定满意,还不如资助养老保险,帮扶对象多领点养老钱,又宣传了政策,贴心又实用。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做法既有新意又“靠谱”。所帮扶对象中有可以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帮扶干部,都纷纷把送东西改为送“农保”,组织筹划了潭埠镇塅源村第一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启动仪式,全村得到养老保险资助的有53人,共计15900元。这一做法得到了全体脱贫户的认可和点赞。由于第一次效果好,今年端午节前,县社保中心在潭埠镇塅源村举行了第二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发放仪式,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万载县潭埠镇塅源村第二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发放现场
“一开始还担心代缴入账群众看不见、摸不着会不乐意,第一次发放之后我们还特地回访了,大家都很满意,”县社保中心干部陈丽芬说,“县就业创中心的干部听说了我们的做法以后,也加入了资助养老保险行列,他们给赤兴乡书堂村的14位脱贫群众送去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助。截至目前,全县共有74位脱贫群众获得养老保险资助。”
县社保中心干部在进行社会资助的同时,同步做好政策宣传,一方面鼓励脱贫户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自主缴纳城乡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塅源村有15位脱贫对象进行了不同档次的自主缴费,实现了脱贫户自主缴费“零”的突破;另一方面加大社会宣传面,鼓励有条件的群众选择中、高档缴费和个人资助,全县参保群众选择10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群众达1100多人,同比增长60%;办理个人资助33000元的群众有120多人,同比增长85%。